【导语:作为国内曾经也是风光一时的车企,观致和宝沃如今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前者名下存款只剩2651.3元;后者也已经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在JEEP、菲亚特、DS、雷诺逐步淡出中国市场之际,弱势自主品牌车企的加速退场也不可避免。】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在被宝能收购之后,观致的表现除了在2018年出现过大幅反弹达到6.3万辆之外,在最近三年已经每况愈下。而2018年的反弹,更多还是依靠宝能旗下的移动出行平台——联动云的内部采购而获得的。但是这种采购带来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2019年-2021年,观致汽车年销量分别跌至2.27万辆、1.31万辆、5200辆。2022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观致汽车的销量已经下跌到仅有三位数,基本已经淡出了国内汽车市场。

宝沃和观致,都是要靠输血才能存活
宝能,收购观致汽车并打造宝能汽车的初衷可能并不单纯。
从表面上看,汽车行业规模体量较大,通过收购观致汽车,宝能希望打造一个新的业务支柱。同故宫这次收购,是希望打造以观致汽车为技术核心的宝能汽车集团。为此,宝能汽车还先后引入了以李峰、蔡建军为核心的北汽系高管和之后的日产系高管等两批职业经理人团队,还重金拿下了DS品牌在深圳的工厂。
但实际上,可能很多人没有关注到,宝能在收购观致汽车之后,迅速在全国各地布局汽车产业园。这些动辄规划50万甚至100万年产量的汽车产业园还未开始投产之际,给这些汽车产业园配建的商品房却已经开始出售。至于DS工厂,其位于寸土寸金的深圳,房地产本身的价值可能就远远超过汽车工厂的价值。
作为一家房地产公司,宝能在国内的模式始终就是“高周转”。但是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不仅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后期同样也需要通过持续投入来进行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才能保证竞争力。而这一切都和房地产公司的模式背道而驰。因此,无论是宝能,还是之前的恒大,在进入汽车行业的那一刹那,可能早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至于宝沃汽车的历程同样非常坎坷。作为商用车集团,福田曾经希望通过收购宝沃品牌,这个曾经在德国也曾和BBA并驾齐驱的品牌,来推进自己乘商并举的策略。但不曾想,宝沃在初期风光一时之后,就开始显露疲态。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空有一个宝沃品牌,使得福田汽车在乘用车领域举步维艰。
2016年至2018年,宝沃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0.69万辆,但累计亏损高达40.14亿元。这直接导致了福田汽车在2018年净亏损达到了惊人的35.75亿元,因此福田不得不及时出售止损。2019年,神州优车宣告将以41.09亿元的价格收购长盛兴业所持有的宝沃汽车67%的股权,完成了入主宝沃汽车的战略。但神州优车更为人所熟知的,不仅仅是其汽车租赁业务,而是其实际控制人同时还是瑞幸咖啡的投资人。随着在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财务数据造假被爆出,连累神州优车的股价和融资,间接导致了宝沃汽车没有了可以提供输血的金主,和观致汽车陷入困境如出一辙。
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才是走向衰败的主因
观致汽车的衰败,其实在宝能入主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在技术储备没有优势,却在售价上对标起了合资品牌;在SUV市场一车难求的情况下,却把首款车型押宝在了轿车身上;奇瑞没有给观致找来在整车行业富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只拉来一个以色列的财务投资人,观致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个升级版的奇瑞。

所以,表面来看,宝能集团被债务问题压得自顾不暇,无力投入是导致观致汽车直接走向崩盘的直接原因。但从内因上来看,观致错过了国内汽车市场最好的黄金发展时期,无法实现自我造血,并且不具备底层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是其衰落的根本所在。
而宝沃汽车的衰败,说到底也是自己不具备造血能力,没有技术积累。宝沃空有一个品牌,已经很久没有任何一款车型问世。而福田虽然在商用车领域可谓叱诧风云,但在乘用车领域毫无建树。而商用车和乘用车,无论是车型研发还是推广销售,差异之大可谓天壤之别。所以要想经营好乘用车板块,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头开始。

观致和宝沃的未来如何?
对于宝沃汽车来说,之前曾传出过多次和小米汽车合作的消息,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得到各方的确认。

大力进军智能电动车的小米汽车,时下依然没有造车资质。这也就意味着小米汽车要上市销售,还需要借用其他车企的资质。对于未来希望在国内汽车市场大干一场的小米来说,亲自掌握一个造车资质必不可少。这种情况下,在国内电动车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还不如去收购像宝沃这样的拥有资质和工厂的车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宝沃和小米汽车总部都在北京。未来在地方政府的撮合下,两家车企还是有可能走到一起的。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并不在宝沃一方,如今全球手机市场不景气,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当季度总营收 704.7 亿元,同比下滑 9.7%;期间亏损 14.74 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 7.89 亿元。对于小米来说,在如今大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用最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拿下宝沃汽车将是不二选择。至于观致汽车,我们还没有看到愿意接盘的白衣骑士出现。
点评
随着国内车市告别了高速增长,处在高位徘徊的汽车产能空置率,必然会导致不少车企走向破产的局面。外资品牌,自主品牌,谁也不能例外。如今国内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都很沉重,因此持续为亏损的汽车企业输血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小。中国汽车行业复现美国汽车行业彼时的老路,最终整合为几个有限的品牌,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禾颜阅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automobile/23473.html
相关文章
-
新一代凯迪拉克CT6什么时候会上市(新款凯迪拉克有什么独特的竞争力)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新一代凯迪拉克CT6有望在明年4月宣布上市。此前,该车海外及国内谍照均已被曝光。作为参考,目前在售2022款凯迪拉克CT6售价区间为39.97万-48.97万元。新一代凯迪拉克CT6海外谍照新一代凯迪拉克CT6国内谍照作为新一代凯迪拉克CT6外观部分的显著变化之一,新车前脸整体风格与凯迪拉克X...
-
林肯新飞行家全系3.0T意味着什么(林肯飞行家的全系3.0T配置操作怎么样)
7月1日,林肯2022款飞行家尊享版及尊悦版正式上市。新车全系共5款车型,官方售价区间为51.38-76.38万元,各车型起售价相比2021款涨价4000元。作为年度改款产品,2022款飞行家为后排升级电动“臻享机长座”并优化第三排空间和坐垫舒适度。新车全系标配3.0L V6发动机,比国产X5 2.0T版本便宜了近10...
-
2023款路虎揽胜星脉多少钱才能买下(路虎全系大约都需要多少钱)
9月7日,路虎品牌宣布,2023款揽胜星脉上市。新车提供三款车型可选,包括一款新增熠黑珍藏版车型,售价区间为56.8万-73.8万元。其中,2023款揽胜星脉250PS和340PS HSE R-Dynamic车型相比2022款售价分别上涨1万元和1.72万元。2023款揽胜星脉“熠黑珍藏版”官图与2022款车型相比,2...
-
长安汽车深入“一带一路”市场经营有什么影响(长安汽车的出口生意怎么样)
8月17日,2022年全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在论坛上,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爽分享了长安汽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最新实践。长安汽车持续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步伐。刚刚过去的7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出口销量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翻倍,1-7月海外累计销量12万辆,同比增...
-
“撞标”厦门金旅客车是什么情况(雪铁龙全新品牌标识是什么样子的)
近日,我们从雪铁龙官方处获悉,其全新品牌标识正式发布。全新标识预计将率先搭载在月底亮相的全新概念车之上,未来将会在2023年逐步安装在量产车型上。全新品牌标识会率先出现在概念车之上此次发布的全新标识采用了全新的扁平化设计理念,整体调性更加简洁,其设计轮廓也与此前1919年的雪铁龙标识较为相似,新增的椭圆形将其引入了全新...
-
试驾东风风神奕炫马赫版体验感如何(东风风神奕炫马赫版的配置动力怎么样)
近年来汽车消费者主力群体不断年轻化,“运动”这个词在业内也不断升温,无论是新势力还是自主品牌都不缺乏以运动之名定义的新产品,而我们今天试驾的东风风神奕炫马赫版也是如此。在虎狼环伺的10万元级家轿市场,新车实力究竟如何?今天我们便来一探究竟!动力部分:发动机舱特写作为一款主打运动属性的家用轿车,我们先从动态部分开始说起,...
-
玛莎拉蒂Ghibli 3.0T体验怎么样设计外观好看吗(有什么推荐理由)
在电气化盛行的今天,每一台V6都值得被珍惜和尊重,这也是我第一眼见到这台玛莎拉蒂Ghibli时的心中所想。早在去年,我已经在赛道内体验过这台高性能四门房车的2.0T版本,混合动力的快速响应和独特的操控手感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而这次的3.0T V6 modena版本,让我更具期待。沿袭意式经典外观,风格...
-
纯电豪华的奥迪Q4 e-tron配置怎么样(纯电奥迪Q4 e-tron充一次电能续航多久)
作为一家豪华底蕴享誉全球的汽车豪华品牌,奥迪计划至2033年,逐步停止内燃发动机的生产。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碳达标早日实现,该品牌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部新车电动化,并正在打造覆盖家用及公共充电场景的完善充电体系。视线回归国内豪华电动车市场,纵观各大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目前只有奥迪在认真做“豪华电...
-
全球汽车格局重塑前夜(全球汽车发展趋势怎么样)
自第一辆世界公认的汽车被制造出来,至今才经历短短的130多年,却横跨了三个世纪。这段历史并不算长,但波诡云谲。时至今日,已经无法确切地计算出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曾经有过多少个汽车品牌诞生、消失。汽车市场始终“特立独行”:这个历史悠久却在世界范围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一直能够给予初创者生存的机会和空间,所以从来不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