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哪一天,寒食节的由来简介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这一日,民间禁烟火,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随着时代变迁,寒食渐渐与清明合二为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名为《寒食》七言绝句为唐代诗人韩翃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寒食时节长安城美丽的景色,后两句以寒食节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来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此诗以寒食为题,在诗中也提到了寒食,这里的寒食指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寒食节。
说起寒食节,年纪小一点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但说起清明节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其实寒食节就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只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寒食节逐渐地不被重视了,甚至被遗忘。有关寒食节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是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与重耳被迫逃亡,介子推为重耳随行的贤士中的一人。在逃亡途中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雪上加霜的是有一年他们逃到卫国时,一个随从偷光了重耳的钱财粮食逃入深山。
因此重耳饥饿难耐向田夫乞讨却反被羞辱,正当重耳快被饿死的时候,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与采摘的野菜一起煮汤给重耳吃,后来重耳知道吃的是介子推腿上的肉的时候,大为感动,声称如果有一日做了君王,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但是当重耳结束了十几年的逃亡生活成为晋文公之后,正好赶上周室内乱,因此“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后来,重耳封赏忠臣之时忘了介子,因此众人劝介子推主动请赏,但是介子推认为臣子忠心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应该得到所谓的嘉奖,如果接受奖赏,那便是一种耻辱。因此介子推没有像叔狐等人一样主动请求赏赐。
当晋文公想起介子推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带着母亲隐居在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烧而死。
晋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于是将他葬在绵山,修祠立庙,并且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而随着时间的演变,寒食节从一开始的禁火、吃寒食逐渐演变出扫墓、祭祖、插柳、踏青、蹴鞠等更多的节日庆祝活动。
寒食节与清明节这两个节日时间相近,仅差一两天,那么为什么现在人们都只庆祝清明节而很少有人知道寒食节呢?
寒食与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前面说过寒食节是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节日活动主要是禁火以及寒食,而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代,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隋唐之前,寒食节在寒冷隆冬季节,清明节是在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的时节,此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界限分明。
而到了隋唐五代时期,人们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此时寒食节仅在清明节的前一两日。而且寒食节的民俗活动也增加了扫墓的内容。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也慢慢的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到了清朝,虽然“寒食”这个名字依然存在,但是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替代,原来会的禁火寒食也被扫墓和祭祀等活动替代。寒食节慢慢的淡出人们的生活,也在逐渐的被遗忘。
遗忘有的时候代表着消亡,当人们开始遗忘它的时候,离它真正的消亡就不远了。在日漫《夏目友人帐》中有一集讲的是一位因为人们祈愿而出现的神明随着人们不再需要他而力量逐渐被削弱直至最终消失。而在国漫《历师》中,也有类似的情景。被人们慢慢遗忘的历史寒食、花朝力量逐渐变得薄弱,当不在有人们记得这个节日的时候,它们便会消失。
人们都说死亡不是一个人真正的尽头,当活着的人忘了他的时候,或者世间再也没有人记得他的时候,他才算真正的在世间消失。那么节日也应当是如此吧。虽然我们的民族节日不会像动漫中的那样幻化为人,但是当我们慢慢忘记它们的时候,它们是不是也就真正的在这个世间消失了呢。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寒食这个节日了,也几乎没有人会在寒食节这一天禁火吃寒食了,寒食节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在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也许再过许多年人们只能从一些文献中了解这个曾经存在了上千年的节日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4624965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folk/2692.html
相关文章
-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的传说及节日流程
火 把 节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节日传说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
-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中国七夕情人节的传统习俗)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夜晚,年轻的妇女、姑娘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在浙江一带,很多人家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
-
中国各民族风俗特点有哪些(56个民族的风俗和特点一览表)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其确立经历3个阶段,除了源远流长、从未断过传承的炎黄子孙汉族外,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皆在新中国成立后认定,之后还印发过整版的56个民族邮票。1949-1954年开始首次全国人口普查划分: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
-
鬼在阴间是怎么生活的(人吃饭鬼吃什么原来也分等级)
人吃五谷杂粮,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没有不能吃的。但是人死了变成鬼吃什么?若是同活着时候一样吃法,恐怕六界的资源要枯竭了。事实上,鬼是分等级的,自然吃饭也是分等级的。一等鬼十殿阎罗:吃供奉通俗的讲,这等鬼君是吃财政拨款的。有天庭做靠山吃饭问题不值得担心,哪怕混的次点,还有自己的家庙可混。关注薇信号:真实灵异事...
-
古人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古人过清明要做些什么
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恰好适合外出游山玩水,是人们亲近大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在温暖舒适的清明节,古人到底会做哪些事情,他们究竟怎么度过佳节?《清明上河图》(局部)在清明节怀旧清明是感伤的时节,难免令人情绪起...
-
人死后头七回魂是真的吗,头7回魂夜有什么科学依据
在农村中,亲人去世后,一般都会选择“烧七”,也就是每七天为亲人烧一个七,总共烧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这种丧葬文化也被人称为“七七丧俗”。“七七丧俗”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流传,许多农村的小伙伴对此估计也是有所耳闻的,但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七七丧俗”背后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释一下,“七七丧俗”是怎么来的?到底有什么特殊...
-
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是哪一部,TVB版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的电视剧
女生有时候真的挺容易被感动的,比如白骨精之所以会爱上孙悟空,就是因为他曾在她身处低谷的时候,从天而降,如同英雄一般,为她抵挡了一切难题。当她极力隐藏的秘密在众人面前暴露,当她独自一人,孤立无援,只能默默忍受内心的难过与不堪的时候,她从未奢望过有人会将她从绝望中解救出来。那些曾经围绕在她身边,因她的绝世美貌而无比痴迷的人...
-
清明节文明祭祀的方式有哪些,2022流行的搞笑清明节祭品
清明节前,多地迎来祭扫高峰,殡葬祭品热销。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文明祭扫、绿色祭祀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但仍有商家利用烧纸祭奠的传统习俗,制出别墅、豪车、“童男女”等“花式祭品”。如何赋予清明传统文化更为健康的价值内涵,值得深思。花式祭品:别墅豪车名酒名包“应有尽有”清明临近,在一些路边摊点、杂货店铺、...
-
世界上有僵尸和鬼的存在吗,4例世上真实的僵尸事件
在上个世纪的香港经常会拍摄一些僵尸题材的电影,这也使很多人都被恐怖的僵尸以及法术高强的道长给迷住了。僵尸虽然很厉害,但他们每次都被道长给收服了,让人不得不感叹道长的厉害,那么中国哪里闹过僵尸?中国哪里闹过僵尸1、四川南充僵尸事件在四川民间曾经一直流传着一起僵尸事件传说,在2005年9月20日,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