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的传说及节日流程
火 把 节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
节日传说
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星回节与历法: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星回“一词源自白语,即xinl(柴)huix(火)。
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举办时间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如今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节日流程
祭火流程: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传火流程: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送火流程: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folk/3015.html
相关文章
-
正月十二为什么称为老鼠节(正月十二老鼠节需要做一些什么)
前言正月十二,老鼠节!老传统:捏、打、炒、烧、藏,五谷丰登粮满仓你知道吗?正月里来,老鼠喜事多。大年初三老鼠娶亲日,大年初十老鼠嫁女时,人们送礼物,早休息,成鼠之美。可是,正月十二老鼠节!不一定是喜事,不信来看看!老鼠大事不好。1捏:捏老鼠嘴捏老鼠嘴:是不是很有意思?难道是逮只老鼠把嘴捏起来吗?不是!这是北方广大地区,...
-
康熙生了几个孩子(哪个当上皇帝)
在封建时代,世界上最至高无上的莫过于皇权,为了那把诱人的龙椅,无数的英雄豪杰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就算是皇子皇孙也无法逃避这样的命运,在权力的驱使下,他们前仆后继,不知用多少鲜血才能染就一条登天之路。纵观历朝历代的史书,几乎每一任的皇位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在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灭弟逼父退位才登上皇位,...
-
京杭大运河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出名美食)
古韵悠长的大运河,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与无数美好的祝愿。京杭运河山东段孕育了沿线人民之辛勤品质与纯朴民风,也造就了沿线极具特色的美食,让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赞不绝口。经济的繁荣,人员的流动,使大运河沿线名吃集锦、美食荟萃,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今天,一起看看山东运河沿线的美食...
-
孟兰节是什么节日,中元节的传统习俗与禁忌
七月又叫鬼月,鬼节禁忌大全,盂兰节俗称鬼节,为农历七月十五日,相传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道教来说,是日为中元节,那么鬼节禁忌有哪些呢?鬼节禁忌有哪些呢?鬼节要注意什么?1、 【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 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2、【床头勿挂风铃】:风铃...
-
小年民俗文化(过小年是什么)
进入腊月之后,农历的一年马上就要进入尾声了。在除旧迎新之前,还有一个小高潮,就是“过小年”。“过小年”的主要节目是祭祀灶神,民间又称为灶王爷。然而,这小年却是个颇多争议的传统节日。首先有争议的便是具体日期。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祭灶是腊月初八的所谓腊日:“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到了宋代,两部...
-
农历小年是哪天,小年的习俗和禁忌
小年可以吃灶糖,如今依旧是过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许多。其实节日没变,变得是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让我们一起重拾那些旧习俗,让今年的年味能够更浓郁。其实过小年还有一些特定风俗,具体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小年的由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
-
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正接受调查(乔家大院博物馆怎么了)
10月12日,山西省晋中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原馆长王正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祁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简历显示,王正前,山西祁县人,2002年12月—2016年1月任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2016年2月退休。乔家大院景区今年7月末,文化和旅游部一纸公告...
-
七夕节的节日风俗有哪些具体介绍,中国10个七夕情人节的传统习俗介绍
七夕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国内情侣们的节日。七夕即将到来,男朋友们可不要忘记给女朋友准备礼物,否则家里的女朋友可能是会生气的。除了准备礼物和鲜花之外,一些七夕小知识也是要了解一下的。那么,七夕节有什么风俗呢?一起来看看吧!七夕节的风俗七夕节习俗众多,主要有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乞求姻缘...
-
除夕春节有社么特别的习俗(在过年期间有什么特别的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听到这首诗句开始频繁出现,不用多说,农历新年的脚步已经不远了。盼望了一年,属于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近在眼前。旧时成都有一句谚语,叫做“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其实,对于老成都人来说,进入农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过年”的时钟就已经敲响了。在春节前前后后一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