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福字起源于哪个朝代,福字倒贴的原因和寓意
“福”字在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极吉祥的字。中国的“福”字观念起源甚早,春节挂“福”字也由来己久了。
《说文》曰:“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很明显,“福”就是顺,无所不顺就是“福”。
字都是正写为顺,“福”字也不例外。可春节时,为什么要将“福”字倒贴呢?岂不是与“百顺”的意思相反吗?这一习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倒贴“福”字反而福至的由来,传说有二。
一说,春节倒贴“福”字来源于明初,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话说朱元璋登基后的某年除夕,太祖微服观灯,信步来到一条街上,只见众人正在围观一盏走马灯,且哄笑不己。太祖不由上前观看,不看则罢,一看不禁甚怒。只见灯上画着一个脚大无比的妇人骑在马上,怀里抱着个大西瓜,还随着走马灯滴溜溜地转。原来,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原为淮西贫女,大脚,坊间戏称“马大脚”。生性聪明而多疑的太祖皇帝,认为这是影射嘲笑和自己患难与共的马皇后为“淮西马大脚”。心甚愠怒的太祖,强忍怒火并未当场发作,而是等夜深人静后,又至此地,悄悄把那户人家门上悬挂的“福”字斗方倒过来,以为认记,便于次晨抓人。
太祖回宫后,余怒未消,和马皇后言及此事。皇后素来心地善良,不愿太祖为此事杀人。待朱元璋睡熟后,便令心腹连夜将那条街上所有人家门上的“福”字斗方全都倒转过来。次晨,锦衣卫前去抓人,见家家门上的“福”字都是倒的,不知如何抓人?正复命间,满朝文武上殿拜贺新年,齐颂皇后贤德,乃太平之象,百姓之福。此事很快传遍京师,百姓都说,亏得马皇后把“福”字倒了过来,为一方百姓免了一场灾祸。于是,在众人盛赞马皇后之余,都把自家门上的“福”字斗方倒了过来。由近及远,由京师至于乡间,相沿成俗,年复一年。
二说,“福”字倒贴来自晚清,与恭亲王府有关。
话说恭亲王府过除夕,因家丁不识字,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眼看要大祸临头,所幸王府管家伶牙利齿,能言善辩,且与人为善。忙对王爷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的谐音)了,此乃吉庆之兆。”因此,家丁不但未受责罚,反而得到重赏。从此,就留下了“福”字倒贴的习惯。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除夕“福”字倒贴,读起来便是“福到了”的谐音,预示着一年都会顺得很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folk/7964.html
相关文章
-
过小年有哪些传统风俗(中国小年的民间习俗和来历)
小年的民间习俗祭灶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
-
2022年2月17日是黄道吉日吗(2022年2月17日几点最吉利)
公历时间:2022年2月17日农历时间:二零二二年正月十七财神——正东喜神——西南福神——西南今日冲生肖——羊今日纳音——壁上土【宜】穿耳 栽树 造房子 种植 打耳洞 做棺材 吃药 建厕所 种花 建房 播种 盖房【忌】结婚 订婚 上班 入职 开业 装修 安灶 开张 办婚礼 入土 出差 办百日宴 出门...
-
花鼓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湖南花鼓戏的演出特色和代表作品
湖南花鼓戏《补锅》中国戏曲的种类,据说有三百六十多种。有研究者曾根据各剧种的分布范围、影响力、活跃程度以及获得梅花奖的数量,弄出了一个全国戏曲剧种排行榜,将湖南花鼓戏排在第14位。百度搜索引擎,则依据关键词大数据,发布动态的“戏曲剧种排行榜”。湖南花鼓戏的搜索指数,常年排在前面十几位。可见,在蔚为大观的中国戏曲中,湖南...
-
窗花有什么寓意,春节贴窗花的由来及寓意
春节贴窗花的由来及寓意贴窗花是春节节日里的一个重要环节,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能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做到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懂这个贴窗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贴窗花是春节节日里的一个重要环节,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能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做到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
-
2022年春分竖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春分竖蛋技巧方法)
在我国有24个不同的节气,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0的时候就迎来了春分节气,,在我国,春分的时候会有很多风俗习惯,春分立蛋就是其中之一。那春分竖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 ?春分竖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春分立蛋是生鸡蛋,生鸡蛋相比较于煮熟的鸡蛋会更容易立起来。而且在生鸡蛋的选择上也是有讲...
-
元宵节是纪念谁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与习俗
"元宵节,真热闹,看花灯,吃元宵!",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元宵节的习俗传说吧!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
-
腊八粥的来历和风俗,喝腊八粥的寓意象征
腊八节的来历农历腊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
-
二十三糖瓜粘是什么意思,小年糖瓜粘的由来及寓意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者二十四日,就是我们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小年了。一般在北方是二十三,在南方则是二十四。人们在小年这一天,就要祭祀灶君了,所以这天又叫做“灶神节”、“祭灶节”。在我们北方,有一段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说的就是...
-
北京春节的风俗(北京过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北京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灶、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而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吉祥起名网特别为您整理出北京各地春节习俗,让您了解北京,走近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