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吕雉和戚夫人针锋相对,为何跟薄姬关系不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吕雉和戚夫人的恩怨情仇。
1、可怜的吕雉。
吕雉其实是个苦命的女人,你想啊,吕雉是大家闺秀,家里老有钱了,而且还比刘邦小15岁。刘邦在外面吃喝玩乐,吕雉在家里任劳任怨。
刘邦到外面创业的时候,也不打个招呼,差点害得家里人全部完犊子。好在吕雉一手操持着,总算保住了一家人的性命。
后来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抓了威胁刘邦,刘邦对他们不管不顾,这期间一直是吕雉从中斡旋,才保住了刘太公的老命。

2、想要摘桃子的戚夫人。
等到吕雉回到刘邦身边,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刘邦身边多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叫戚夫人。这哪里是戚夫人?这分明是在欺负人嘛!
吕雉辛辛苦苦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到快解放了,你这个小妮子一来就要摘桃子?戚夫人不仅要摘吕雉的桃子,她儿子刘如意还要摘吕雉儿子刘盈的桃子。
就问你,如果你是吕雉,你能忍戚夫人吗?这家伙实在是不地道,活生生把吕雉往死里整,所以后来吕雉就把她往死里整。

3、两个女人的生死之争。
吕雉岁数大,也是有一定优势的。她虽然得不到刘邦的爱了,但是却能够得到元老们的支持。而且他妹夫还是樊哙,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所以吕雉在张良的帮助下,请来了商山四皓,保住了刘盈的地位。吕雉知道,母以子贵,刘邦这儿她是没什么盼头了,只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刘盈身上。
刘邦这家伙也是自私啊,他就顾着生前自己享乐。却没有给戚夫人和刘如意安排一个牢靠的后盾。他把刘如意封为赵王就结束了,这算什么善后?
等到刘盈上台以后,吕雉立刻就把刘如意给害死了。紧接着戚夫人也没有好下场,被吕雉做成了人彘,在痛苦中死去。

小结:没有对错之分,戚夫人上台,吕雉也没好下场。
吕雉的手段的确残忍了一些,但是如果是刘如意做了皇帝,戚夫人成为了太后,那么吕雉的下场会比戚夫人好吗?我看不见得吧?
只能说戚夫人还是太年轻,根本就不是吕雉的对手,却非要跟吕雉斗一斗法。结果弄了个遍体鳞伤,她自己却浑然不知。
满以为刘邦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到头来才发现,这个男人纯粹就是为了生前自己的舒服。至于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未来,刘邦只是交给了命运。
刘邦有很多老婆,也有8个儿子,他才不会费尽心思去管戚夫人和刘如意。况且不管哪个儿子上台,都要尊称他一声老爹,每年都要拜祭刘邦,这是没跑的。
二、吕雉和薄姬,属于同病相怜。
1、薄姬也是被刘邦抛弃的女人。
薄姬原来是魏王豹的女人,魏王豹听算命的说,薄姬将来会生下天子,所以非常高兴,玩命似的宠爱薄姬。但是薄姬就是没给魏王豹生下一个孩子来。
等到刘邦来了,宰掉了魏王豹,也收编了魏王豹的后宫以后,薄姬就这么成为了刘邦的小老婆。由于一次性收编的女人过多,以至于刘邦居然把薄姬给忽略了,真的是忙不过来,刘邦那时候毕竟岁数不小了。
多亏了薄姬有两个好闺蜜,在得到刘邦的宠幸后,把薄姬也介绍给了刘邦。刘邦只宠幸了薄姬一回,从此以后又把这姑娘给忘了,你说这算什么事儿啊!
要么是薄姬长得泯然众人,要么就是薄姬生性淡薄,不懂得迎合刘邦,反正刘邦是把这个女人给抛弃在了后宫。
这样的遭遇,和吕雉岂不是很相似吗?都是被刘邦所抛弃的女人,吕雉对薄姬自然是有几分同病相怜的感情。

2、薄姬和她儿子刘恒不争不抢,对吕雉没有威胁。
其实吕雉收拾的只有戚夫人一个人而已,说吕雉残暴,也没见他对刘邦的其他女人下手。这我们就能理解了,吕雉是在收拾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那么薄姬对吕雉有威胁吗?很显然,这是不存在的。首先薄姬这个人生性淡薄,她只被刘邦宠幸了一回,所以不存在威胁到吕雉的情况。
其次薄姬的儿子刘恒,并不受刘邦的宠爱,而且被分封到了偏远的代地。这地方紧靠着匈奴,属于非常危险的地区,可见刘邦压根就正眼看过刘恒。
既然薄姬对吕雉没有威胁,刘恒对刘盈也没有威胁,那么吕雉为什么还要费心思对付他们母子俩呢?吕雉不是失心疯,她做任何事,必然是有原因的。

3、薄姬和刘恒,应该是顺从于吕雉的。
在正史记录当中,其实我们看不到刘恒的正妻到底是谁,也看不到刘恒的正妻所生的儿子是谁,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知道他们肯定是存在的,就是不知道他们是谁?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理由只有一个,刘恒不希望世人知道他们。
当年陈平和周勃在诛灭诸吕以后,对老吕家的人赶尽杀绝,就连汉惠帝刘盈的那几个儿子,都被他们给杀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身上流着老吕家的血,他们担心将来这帮人会给老吕家的人报仇。
而刘邦的几个儿子,其实都娶了吕家的女儿做老婆,基本都是被吕后给逼迫的。刘恒没有理由不娶吕家的女儿。
所以刘恒的正妻应该就是吕家的女儿,而且这个正妻还给刘恒生了儿子。但是刘恒想要成为皇帝,就必须要除掉吕家的这些人,否则陈平、周勃他们也不会答应。
为了免除后患,刘恒的老婆孩子就这么从历史上消失了,结果才让窦漪房捡了个漏。由此可见,薄姬和刘恒早就顺从了吕雉,刘恒娶了吕家的女儿,而且应该是主动的那种,所以吕后才会对薄姬那么好,还把薄姬送到代国去安享晚年。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我实在是想不出,为什么吕雉对待薄姬,要比其他人更加特殊一些。

总结:上位者从来都是心狠手辣之人。
弱肉强食本就是如此,别看汉文帝在历史上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文弱的形象,其实这个人还是很有手段的。
他上台以后,打压了汉朝元老集团,让自己的力量成为王朝的主宰,这是陈平、周勃所没有想到的。
其实从他们处理和吕雉的关系上,就应该能够看得出来。那叫一个快刀斩乱麻,估摸着吕雉一死,刘恒就除掉了老吕家的女人和她的孩子。
要不他这么一个小小的诸侯王,受到牵连被汉朝元老集团给灭了,几乎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由此可见,吕后势力其实还在延续,只是没有血缘关系罢了。吕后不曾输,谁也没有赢。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literature/23482.html
相关文章
-
北工大值得报考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北工大还是北京孩子用来保底稍微努努力就能上的学校吗?答案很直接,非也。2022年北工大最高录取分高达633分(全市排名4511名),最低录取专业也要580分。如果算上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也就低两分,最低最低也要578分(全市排名12007名),再低就跟北工大无缘了。我们来仔细看具体分类: 不限选考科目平均分为601分,...
-
丁谓的一生对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丁谓的一生对宋朝做出了哪些贡献?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丁谓在《大宋宫词》第七集中高调亮相:他出类拔萃的科考文论令皇太子眼前一亮,殿试答辩时气定神闲侃侃而谈,句句打动皇太子之心:“我大宋之国土,可成为子民栖居之家园,亦可成为杀人之修罗场!”他认为:“唯有让战求和,方能休养生息!”皇太子正中下怀:“丁...
-
适合销售看的书有哪些,销售人员必看的5本书籍推荐
无论你在做什么,书籍都是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对于销售人员而言也同样如此。当我们需要指导时,我们常常依靠书籍为我们指明道路,但是挑选合适的书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在网上搜索销售书籍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结果,那么,有哪些销售必看的书籍值得推荐呢?销售人员一定要看的书籍推荐之《销售管理必读12篇》没有刻意的成长和学习,没有人能登...
-
两个呆字加在一起是什么字,槑的读音及意思解释
生僻字——“槑”中国文字博太精深。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运用到。“槑”,读音méi,梅的异体字,因稀奇古怪,很多人作为名字来用,形容人很可爱。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槑头槑脑。槑怂,即笨蛋、反应迟钝、思维不...
-
汉武帝在死前没有立刘病已为太子的原因是什么?
刘询,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 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这个人告诉汉武帝,说长安监狱里面有天子之气。为了以防后患,汉武帝拖着病体,直接下令,要处死...
-
种桑误国是什么意思,种桑误国的意思解释及典故出处
种桑误国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因齐襄公的错误政策导致国力大损。在他弟弟齐桓公执政期间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为了应对周边鲁、梁等国的威胁,任用管仲为相,并且采纳管仲的建议,要求全国上下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什么是种桑误国呢,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绨,绨是一种丝绸制品,当时的鲁、梁二国的百姓非常擅长织作...
-
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现在的地理位置(14幅地图)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最精彩的一段时间,在这数百年间,诸侯群雄纷争、人才辈出、百家争鸣,展现出一幅幅激荡人心的画卷。武王伐纣商朝末年,纣王帝辛拒纳谏言,税赋沉重,刑法残酷,穷兵黩武对外攻打东夷诸部,以至于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8年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誓师伐...
-
有哪些穿越小说推荐(穿越到唐朝的小说)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几本穿越到唐朝的历史小说,本本字数超五百万,包你不会再书荒!《带着系统来大唐》作者:农家一锅出李易穿越了,带着一个寿命系统穿越了,只有做出有利于唐朝社会发展的事情,才能增加寿命。而此时他的寿命以时辰来计算,然后他遇到了对他隐瞒身份的皇帝李隆基。故事从这里开始。李易:只要能增加我的寿命,要啥技术我都有...
-
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风声鹤唳的意思及成语典故
成语基础知识【解 释】: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近义词】瓦解土崩 杯弓蛇影【反义词】风平浪静 望风披靡 所向披靡【成语典故大讲堂】西晋末年发生了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