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并稳固了大清疆域版图,绝对对得起“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的至高评价。

康熙八年,年仅16岁的康熙皇帝智除权臣鳌拜,成功夺回朝政大权,自此再无皇权威胁和挑战。“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讨准噶尔”、“驱逐沙俄”以后,康熙皇帝已然修炼成足以同秦皇汉武相媲美的“千古一帝”,奈何康熙皇帝也非圣贤,也有着常人的苦恼。在无数丰功伟业的背后,康熙朝出现的“九子夺嫡”事件无疑是晚年康熙永远挥之不去的烦恼。
“九子夺嫡”,即康熙皇帝的九位皇子——皇长子胤禔、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三子胤祥和皇十四子胤禵为争夺“储位”而进行的一场长达十几年的明争暗斗。
只是,康熙皇帝一生共育有多达35位皇子,除了上述9位积极参与夺嫡的皇子外,其余26位皇子就不想争一争,就不想问鼎九五、号令天下?

身为皇子,谁不想当皇帝!
其余26位皇子并非不想,而是种种原因造就的不得已罢了!
根据《清史稿·皇子列表》的记载,康熙皇帝虽有35位皇子,但有11位皇子因为早夭而并未参与“序齿”;即使在序齿皇子中,也仍有4位皇子病逝于成年之前。
至于另外的11位皇子为何没有参与夺嫡,我们就要从“九子夺嫡”的开端说起。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下令废黜胤礽的太子名位,早就于暗里涌动的夺嫡之争立马被摆正了明面上,“九子夺嫡”正式拉开序幕。只是,储位之争的成功与否虽然有很多因素决定,但最终还是对皇子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连夺嫡是个啥都不知道,怎么参与其中?
所以,“九子夺嫡”拉开帷幕的康熙四十七年,那些尚未成年的皇子们就会被天然淘汰,争也争不过,还不如落得快乐童年,到时候不管哪个哥哥夺嫡成功,都会给予相应关照。
康熙四十七年,参与“夺嫡”的最小皇子——皇十四子胤禵,20岁;排在胤禵之后的皇十五子胤禑,15岁;胤禑也就成了因年龄不够而挡在夺嫡门外的“老大哥”。胤禑之后的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也只是在成年以后才被皇四子胤禛收入麾下,以“配角”的身份存在。而胤禄、胤礼之下的5位皇子则因为年龄太小而被完全忽略。
除了因年龄太小而被动出局的8位皇子,还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和皇十二子胤裪等三位年龄达标而未能参与夺嫡的特殊皇子。

皇五子胤祺
“圣眷最深”之宜妃郭络罗氏的长子,皇九子胤禟的一母同胞。就背景实力而言,其生母是康熙皇帝的宠妃,将其抚养长大的孝庄太后更是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除此之外,他还曾受到仁宪皇太后、孝懿仁皇后的照拂。就具体功勋而言,年仅17岁便亲率正黄旗大营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是仅有的几位曾被战争洗礼的皇子之一。
康熙四十八年,胤祺获封“亲王”爵位,和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康熙五十一年,胤祺在“二废太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赐银5000两,儿子获封“世子”。
也就是说,如果胤祺参与“夺嫡”,能不能最终获胜不好说,但最起码对9位夺嫡皇子拥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威胁。
只是,这位传说中的“老五爷”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就连雍正皇帝亦称其“秉性和平”,人家是真心不愿意参与到这场手足相残的夺嫡之争。人各有志,皇五子胤祺或许是康熙诸子中唯一的例外。

皇七子胤祐
他未能参与夺嫡的理由很简单,正如《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所言,“自古以来,没见过哪个朝代,能让一个瘸子居于庙堂”,康熙皇帝更不会选择一位“天生有疾”的后继之君。皇七子胤祐有残疾,也属于被动出局。
皇十二子胤裪
胤裪的生母定嫔万琉哈氏,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养母相信大家都曾耳闻,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孝庄太后的婢女,清朝唯一一位享受“嫔”级葬礼的宫女——苏麻喇姑。
只不过,在苏麻喇姑的精心抚养下,皇十二子胤裪被成功的调教成一位与世无争、安分守己的本分性格。再加上胤裪的外戚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朝中拥护力量更可以忽略不计,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富贵王爷,创下“康熙帝寿命最长皇子”的纪录。

后记
生在皇家,身为皇子,谁都有一颗登基称帝的野心,只不过,那些主动或被动退出的夺嫡之争的皇子,并不见得不幸福;最终夺得皇位,但仅在位13年便被活活累死的雍正皇帝,也并不见得幸福。
不管如何,也不管皇四子胤禛到底如何夺得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康熙皇帝驾崩后能再有一位雄主继位,能将“康熙盛世”努力恢复并推动发展,能为“乾隆鼎盛”打下坚持基础,都必须承认这场大清皇室兄弟之间的手足相残还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康熙朝起居注册》、《正说清代十二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literature/23575.html
相关文章
-
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
-
都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为何斗不过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够得到最终的胜利,多半是因为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死诸葛”等等一系列计谋都能够体现出诸葛亮的才能与智慧。那么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如此聪明的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还是斗...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什么意思,李商隐无题全诗赏析
【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解析】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时难别亦难”好理解。是说两人难得才能见一面,离别的时候自然也依依不舍。那“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什么意思呢?这一句首先点...
-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算是一个昏君吗
还不知道:唐高祖李渊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怪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不高。 后来唐太宗李...
-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梅开二度的意思解释及由来典故
通常我们在看电视上的比赛时,都是有解说员为我们解说比赛的详情,也会适当的加上一些自己的评论,有一个成语是经常用到的,那就是梅开二度,下面一起来看看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意思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实源于惜...
-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什么意思,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出处及背后故事
我们都知道一句名言,叫“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成就一位名将,需要无数人命来成全。现在这句话有了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战争残酷,人命如草芥;另一层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痛下狠心,不在乎伤亡和损失。那么,这句话一开始是谁说的的呢?它出自哪个典故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要明白,...
-
千瓦时到底是什么意思,瓦数越高的灯越亮吗
初中物理学中,就经常用到瓦、千瓦和千瓦时这三个单位,当时面对这三个单位,仅仅是用来计算电学中的功和功率。但是实际上有更多产品的介绍中,提到了这三种单位,究竟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瓦、千瓦、千瓦时的区别和联系瓦和千瓦很好理解,1千瓦=1000瓦,只是单位不同,表达的含义相同。电学中的功,单位就是瓦或者千瓦。早期的瓦和千瓦...
-
波兰vs沙特阿拉伯盘口分析(专家推荐亚盘分析)
波兰vs沙特阿拉伯盘口分析(专家推荐亚盘分析)据阿拉伯新闻22日消息,当地时间在11月22日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上沙特阿拉伯队以2:1逆转“爆冷”战胜阿根廷队后,沙特国王萨勒曼批准了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建议,宣布11月23日为全国假日。所有公共和私营部门的雇员和所有受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将获得假期。...
-
关于春天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春天的100首绝美诗词分享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对“春”情有独钟,白居易醉心于江南春色,《忆江南》传世于今;苏轼感怀身世际遇,借春光抒写《蝶恋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于景,读来朗朗上口……在美好的初春时节,现为大家挑选出100首诗词,与君共享: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