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多老将,但是老将往往实力强劲,在魏国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军事行动。那么66岁的邓艾带了多少人开展了这项行动?
众所周知蜀地易守难攻,魏国派出了18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蜀汉,其中钟会率领主力部队10万余人,诸葛绪和邓艾各率领3万多兵马。但钟会因遭遇蜀军阻拦,无法继续前行,此后邓艾提出偷渡阴平的想法,如果能够直穿涪城,蜀军必定回救,这样一来魏军便可继续前进。也正是因为邓艾的这一计谋顺利实施,魏军才能迫使刘禅投降,拿下蜀国。
邓艾这个名字,乍听有些陌生,但是他却是一个可以与诸葛亮和司马懿衡量的优秀将才。他可算得上三国末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了,有些许口吃的他,做起事情来可不含糊,从来都是条分缕析,深谋远虑。在和姜维的多次交战中,也从没有出现过半分差错,而让他一战成名的,莫过于偷渡阴平,铤而走险,一举攻入蜀国要道,这也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入川作战,而邓艾的这一计谋,也突破了传统的作战规划,另辟蹊径,出其不意,让人大为赞叹。
据说,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跟随他的只有两千残兵,而刘禅其实还有数万军队,这差距本来就摆在那里,那么邓艾是如何让有将近60万人的蜀国投降的呢?又是如何偷渡阴平,穿越无人区灭掉蜀国的呢?这一切,从他遇到司马懿说起。
在动荡的年代,战争是永恒的话题,这也直接造成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而对于邓艾而言,家庭条件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万幸的是,邓氏家族还算是个大族,邓艾自小也受到些许的教育,少年时期就有大志向。曹操攻打荆州的时候,邓艾被流放做了屯田民。又因为口吃,邓艾尽管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学造诣,但说不通话的人终究无法担当大任。沉默了近20年,后终于当了个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打杂之类。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发现这颗金子的人,就是当时的洛阳太尉司马懿。伯乐与千里马的相见,妙不可言。司马懿很欣赏邓艾的才智和能力,并恳请其留下来做事,毕恭毕敬,邓艾同意了,再后来,邓艾风生水起,名声也逐渐扩大。尽管是当了将军,邓艾也没有摆大架子,和士兵们同舟共济,在作战时也能够身先士卒,成不骄,败不馁,因而在士兵中口碑也不错。
曹丕称帝后,大权旁落,司马氏族越加猖狂,司马昭之心也人尽皆知。蜀国在这几年北伐多次都没有成功,国力日渐衰弱,兵疲民累,司马昭一方面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直取汉中;一方面任命邓艾为征西将军,主牵制姜维的兵力;紧接着让诸葛绪进攻武都,把姜维的后路给断了,这一战略堪称完美。只可惜姜维这火眼金睛,早早就识破司马昭的诡计,于是直接将所有的兵力转到剑门关,本来胜券在握的司马昭一方攻打不入,双方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焦灼万分的时候,邓艾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进攻绵竹”的作战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冒险性极强的策略。阴平道恰恰验证了所谓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说法,一览皆为高山峻岭,地形崎岖,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阴平道却是绝佳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从后方攻打姜维军,一旦姜维退兵,就可以取得剑阁这一要地;另一方面,如果姜维不退兵,那么就可以直接占据成都。一旦占领这两地之一,蜀国就如同一个裂了的口子,也离覆灭不远了。
闯入阴平道需要步步为营,一旦有细小的失误,便没有退路可言,而一个66岁的老头,毅然决然地去了,这种敢于闯、敢于冒险的精神,也让我们深感敬佩。如此,邓艾如同一把利刃,让一个有将近60万人的蜀国走向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literature/23696.html
相关文章
-
独占鳌头的鳌头是什么意思,一文解读独占鳌头的意思及由来
“鳌头”指的是古代帝王宫殿台阶上鳌的头。“鳌”是传说中的一种庞大的海生动物,据说头像乌龟,尾巴像鲤鱼,身形巨大,威猛有力,能够背起一座大山。民间传说它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被发配到东海为鳌。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的中陛石上经常镌刻巨大的鳌鱼,以象征皇权威严。翰林学士觐见时,都会立在陛阶正中陛石...
-
苏东坡是什么朝代的人,宋代大词人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
-
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一丘之貉的含义及成语典故
汉朝汉宣帝时,有个很有名的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母亲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少年时在朝廷中的名气就很大,因为向汉宣帝举发大将霍光谋反,被封为平通侯。汉朝当时的社会贿赂风气很严重,有钱人用钱行贿,可以到处玩乐,没钱贿赂的人就要一年到头辛苦地工作。因此他大力革除了这些弊...
-
狼子野心的意思是什么怎样,狼子野心原文译文和中心思想鉴赏
原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稍②长,亦颇③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④,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⑤,则二狼伺⑥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⑦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
-
描写风的诗词有哪些,十二首描写风的诗词赏析
每一年春姑娘都羞答答地姗姗来迟,也许是残冬的挽留,也许是自身的矜持。但是春风总是按捺不住性子,急匆匆地冲在前面,呼唤着沉睡的嫩芽和花蕾,吹化了冰冻的山川,也让大地从冬天的回忆中惊醒过来。北宋诗人王安石有一首《元日》也描写春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南宋僧人志南写过“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些经...
-
嗟来之食的主人公是谁,嗟来之食的出处及故事梗概
嗟来之食出处《礼记有饿者豕袂辑屦,贿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會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嗟来之食释义嗟(jie皆〉,不客气的招呼声。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嗟来之食的典故春秋时候,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不少人饿得奄奄待毙。有个叫黔...
-
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买椟还珠的由来及释义
买椟还珠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重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释义:椟:木柜、木匣;珠:珍珠。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1、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商人得到了一颗贵重的珍珠,于是他带着这颗珍珠到郑国去卖。2、为了能卖出大价钱,商人特地用木兰香木做...
-
西游记教会了什么(解析文中道理)
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年少读西游,看的是神,腾云驾雾,波澜曲折,大战三百回合;中年才知道,看似满纸荒唐言的怪力乱神,字字是佛,句句为经。01度厄,是人生的常态。年少时我总以为“九九...
-
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哪些,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先简单说下自己数学的一轮规划。这个学科我打算分三个流程来搞。流程一:整理。以知识点的编排顺序为基础,分章节做归纳和整理。做归纳和整理主要是为了保证自己在校的有效学习,以及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这部分素材来源于一轮教材、老师授课和我先前的一点小积累。流程二:做题。纯粹以解题为目的,以题目为根基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