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刘备屡战屡胜,诸葛亮屡战屡败,两人军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作为一个乱世,战争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里面出身最低的君主,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加入了征讨黄巾贼的队伍,通过军功得到入仕的资格,也因为屡战屡胜最终得以创立蜀汉。
而诸葛亮作为被后世神话的人物,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军师的定位,他能够帮刘备出谋划策建立蜀汉,后来还成为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带着蜀汉多次北伐。但从他领兵的战绩来看,总是输多胜少,给人一种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的感觉。那刘备和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有多大差距,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刘备为何屡战屡胜
先来看下刘备的那些耀眼战绩。首先就是平定黄巾贼的各种作战,那个时候的刘备刚刚起步,尽管作战经验不是很丰富,但得到了关羽张飞等人的辅助,再加上黄巾贼本身就是一群流民,没有可观的战斗力也没有足够的兵甲,更多是一群乌合之众。刘备征讨黄巾贼获得了无数功勋,以至于战后得到了县令这一职务,完成了从一个草根到官僚的转变。

反董卓联合军过后到了群雄割据时代,这个时期的刘备更多是在河北帮助公孙瓒剿匪,他所面对的对手战力同样不高。在关羽张飞这类猛将的辅佐下,一个又一个山头的匪徒被刘备剿灭,刘备也获得了一份份民心和口碑。直到后来徐州牧陶谦把徐州交给他,让刘备一下子从一个县令跨越成一方诸侯。
官渡之战前夕刘备受袁绍的命令驻扎在汝南,主要骚扰曹操后方。彼时曹操的主力已经在陈留、濮阳一地,留守许都得跟更多是一些老弱残将和新兵,刘备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把留守许都的曹将搞得欲哭无泪,这段时间也是此前刘备军事生涯的巅峰,奠定了他擅长轻装游击作战的风格。后来曹操派遣大将满宠带着旗下部分正规军支援许昌,刘备和满宠交战被击败,连汝南都不顾,只能连夜逃到荆州依附刘表。

刘备在荆州期间没有过多出色的战绩,直到入蜀作战才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先是以帮刘璋攻打汉中张鲁的理由入蜀,北上蒹葭关后突然折返斩首杨怀、高沛两位蜀将,吞下他们手上的2万军力。再加上自己原本的1万兵力,总共指挥3万兵马在蜀地攻城拔寨,直到最后拿下益州全境。从此之后刘备再也没有更漂亮的胜仗,汉中之战也不是他指挥的,亲自指挥的夷陵之战让他惨淡收场。
诸葛亮为何屡战屡败
刘备离世之前,诸葛亮在蜀汉内更多是一个管家的角色,主要负责蜀汉大小政务。诸葛亮第一次领兵是南中平叛,彼时南蛮孟获不服蜀汉统治,甚至要扬言杀进益州。诸葛亮训练好部队之后亲自带队南下,一路上遇到各种蛇虫鼠蚁和沼泽,不然就是南蛮的伏兵、藤甲兵、象兵等等。诸葛亮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消耗了大部分兵力才稳住南中局势。尽管本次作战得胜而归,但历史认为从战略上诸葛亮已经输了。
后一次是出兵北伐,此前诸葛亮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带着蜀军神兵天降祁山,曹魏陇西方面几个郡城防守不及时被诸葛亮一一攻克。曹魏主帅司马懿得知消息后派遣大将张颌大攻破蜀军的街亭要塞,自己亲率10万大军攻击诸葛亮所在的中军。十万火急之际诸葛亮设下空城计让司马懿误认为城中有埋伏,随后才安然撤退。

第二次北伐战争时期诸葛亮同样出兵祁山,但这一次他的目标并不是陇西,而是要歼灭曹魏驻扎在长安、天水一带的有生力量。战争初期他力斩曹魏猛将王双,成功逼退曹魏副帅郭淮。后来随着手下大将张苞、关兴身死,再加上成都内奸故意延误军粮导致粮草不济,这一次作战同样以失败告终。

最后一次北伐战争诸葛亮设计成功将曹魏统帅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围困在上方谷,即将使用火计烧死他们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三父子,也保住了曹魏的元气。司马懿回营后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任凭外面蜀军如何侮辱都龟缩。此时诸葛亮大限将至,布置好撤军任务后撒手归天,本次北伐依旧以失败告终。
横向对比很明显
从刘备和诸葛亮的军事生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刘备的作战经验尽管更加丰富,但他和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却不是同一个层次。刘备常胜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对手更多是山贼、流寇、匪徒这样一群乌合之众,所以他经常能获胜。但当他遭遇正规军,比如曹操、吴军等,他从来都没有获胜过,军事能力只能说一般。

而诸葛亮则不同,他前期更多是一个统筹全局的军师,但没有具体负责军事行动,后来只是被赶鸭子上架。但他所面对的对手除了南蛮的精锐部队就是曹魏西线战区的精锐部队,特别是曹魏拥有大量的骑兵部队,而诸葛亮所领导的蜀汉军队更多是步兵、弓弩兵。骑兵天生就是步兵、弓弩兵的克星,但诸葛亮在极大的劣势面前依旧掌握战争主动权,可以说他的军事水平明显高于刘备不只一点点。
小结
人们认为诸葛亮最擅长的是治国而非军事,这其实是因为他的治国才华太突出。毕竟当时他接手的蜀汉已经面临崩盘的可能,是他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不仅把蜀汉盘活了,而且还能架着蜀汉这辆战车把实力强于已方几倍的曹魏死死压制。单单就这份能力而言,他称得上是一届奇才。
只可惜诸葛亮生不逢时,他出仕的时候天下大局已经定了,曹操已经为后来的曹魏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在这个明显的趋势下,诸葛亮只能用尽个人的力量暂缓这个趋势。假如他生得再早一些,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literature/23948.html
相关文章
-
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梅开二度的意思解释及由来典故
通常我们在看电视上的比赛时,都是有解说员为我们解说比赛的详情,也会适当的加上一些自己的评论,有一个成语是经常用到的,那就是梅开二度,下面一起来看看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梅开二度是什么意思意思指同一件事成功地做到两次。此成语在足球很常见,意指在足球比赛中一名足球员在一场赛事中进两球。“梅开二度”实源于惜...
-
在汉武帝的六个儿子当中 他们的结局为何都不好
对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何最后结局都不太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汉武帝刘彻一生有六个儿子,其中有三个儿子自杀,两个儿子早逝,只剩下老五刘髆算是顺利活到了终老。 “皇家儿女难将养”这是出自某影视剧中的台词,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汉武帝的六个儿子都在权利的漩涡中挣扎,最后淹没在历史的星河...
-
普希金最有名的爱情诗是哪首,普希金15首经典爱情诗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2、《秋天的早晨》一阵音浪,田野的萧瑟秋声便充满了我孤独幽静的卧室;我最后一场梦中看到的情景,已带着我情人的倩影飞逝。天...
-
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杜甫的诗的特点风格介绍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启的《本事诗》:“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之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可以看出,孟氏是以杜甫诗反映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这个因素称其为“诗史”的。而后,宋代的宋祁在《新唐书》进一步指出:“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这里的“诗史”之名,大...
-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对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
-
外戚干政怎么样 外戚专政的影响 外戚专政的意思
为何汉朝时外戚干政那么严重呢?东汉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何不如西汉呢?汉代为什么会有外戚干政外戚干政,在中国历史时间发生过很多次,尤其以汉代更为比较严重,前后左右不断有一百多年,还出现了王莽篡汉的朝代更替。外戚干政的危害性在汉代早已演试了,却让后人君主有心防止汉代外戚干政的后尘,根据采用不和势力皇室结亲的...
-
本科论文绪论怎么写,论文绪论的写作方法及参考例文
论文的正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和本论是论文最关键的部分,其中本论是核心部分。下面首先谈谈绪论的写作方法。绪论的字数虽然不多、篇幅不长,但是也非常重要。绪论也叫前沿、引言或导论,常见的表达是“问题的提出”。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般而言,绪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选题背景 (可以...
-
《人世间》电视剧大结局是怎么样的(解读电视剧《人世间》的大结局)
《人世间》收官了,我在看大结局的时候就一个感觉:改编得真好,都圆满了。接下来我将细说《人世间》电视剧的7大改编,这些改编都带有编剧的深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第一:蔡晓光没有出轨,是人间理想原著中周蓉去法国找女儿冯玥,这一走就是12年,在周蓉离开的这十二年,蔡晓光可是一刻没有闲着,他也不孤独,他有四个情人。对于蔡晓光有...
-
王允在董卓死后,不愿意接受西凉军的投降是为何?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何会发生叛乱?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192年,汉献帝初平三年,汉司徒王允联手吕布,一起干掉了霍乱朝政的董卓,共同夺得朝廷大权,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且“允以布为(奋威)(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 在刚刚诛杀董卓时,他们实际上能管辖的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