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被处死时,瓦岗寨旧部都是什么表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621年,唐朝武德四年,在唐军统帅、秦王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击败了率大军前来营救洛阳王世充的窦建德并将其俘获,然后逼孤立无援的王世充投降,跟随王世充一起投降的还有前瓦岗寨军方大佬单雄信,但他随即被李世民处死。
和电视剧中李世民要杀单雄信时,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罗成)、李勣(徐茂公、徐世绩)等都站出来为单雄信求情的描述相比,真实历史中,只有李勣一人站出来请求李世民不要杀单雄信,但被拒绝。
这么多前瓦岗寨的战将当时都在李世民麾下,为何只有李勣肯帮单雄信求情?相信深受演义和电视剧影响的瓦岗寨粉丝们也不理解,好兄弟、讲义气的原则到哪去了?其实,当时在李世民麾下,也只有李勣够资格也有义务为单雄信求情,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单雄信和李勣的交情最深厚,是真正的革命战友
隋末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翟让初创瓦岗寨时,后来的隋唐知名人士中,最早投奔瓦岗寨,跟翟让一起创业的,就是单雄信和李勣,他们俩是山东曹州的老乡,几乎是同时上的瓦岗寨,并且成为瓦岗寨在军事上的左右手。
翟让把瓦岗寨的权力交给李密时,单雄信是瓦岗寨的左武候大将军,李勣是右武侯大将军,两人同掌瓦岗寨的兵权(李密干掉翟让后,分了一部分兵权给王伯当),他们俩是真正的老交情。
演义中的贾家楼四十六人结拜是虚构的,历史上,只有单雄信和李勣恐怕是真的。而演义中和单雄信同样是生死兄弟的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人,在真实历史中,都和单雄信没有太好的交情。
秦琼和罗士信是张须陀的部下,因为随张须陀征讨瓦岗寨战败,才被迫跟着裴仁基上瓦岗,此前和单雄信没有任何交集,他们上瓦岗后,也是直接隶属李密,而程咬金上瓦岗寨时,也是直接投奔的李密,并且还是李密的亲信,《旧唐书·程知节列传》中记载:
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
(秦琼上瓦岗寨后,李密给他的职位就跟程咬金一样),李密和单雄信在翟让被杀后,本就是互相防范,李密的部下,自然也不会跟单雄信有什么单独来往,他们在李世民要杀单雄信时,根本没必要为其求情。
李绩就不同,他有充分的义务要为单雄信这个老战友说话,并且,根据《旧唐书·李密传》中的一则记载,当初李世民差点被单雄信所杀时,出面阻止单雄信动手的就是李勣:
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有深厚的交情,又阻止了单雄信杀李世民,结果,单雄信却落到了李世民之手,李勣不管如何,都必须要站出来求情,否则,于情于理于义,都说不过。
第二:作为归唐的瓦岗寨派系的领头人,李勣有资格、有责任为瓦岗寨人说话
瓦岗寨势力的瓦解,是因为败给了王世充,几个瓦岗寨的主要领头人中,李密和王伯当投降了唐朝,后被杀,单雄信被王世充俘获,然后投降,只有李勣统率剩余的瓦岗寨势力投降唐朝后,在唐军中站稳了脚跟,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瓦岗寨一系在唐朝的代表。
李勣在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中,他的地位跟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人相比,也是不一样的,那几位只是跟着李世民冲锋陷阵的战将,当时的身份已经是秦王府将领,李勣却是唐军的副帅,是跟李世民平齐的统军大将,《旧唐书·李勣列传》记载:
又从太宗平窦建德,降王世充,振旅而还。论功行赏,太宗为上将,勣为下将,与太宗俱服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太庙。
李勣的这个地位,能随时跟李世民沟通,也够资格为单雄信这个级别的降将求情。而且,李勣所率领的嫡系军队的构成,就是瓦岗军,作为瓦岗军的代言人,他也有责任站出来为单雄信这个前瓦岗寨的元老求情,否则,那些对瓦岗寨有感情,并因此聚集在一起的余部会怎么看他?
程咬金、秦琼、罗士信就不同,他们不是瓦岗寨的创业元老,除程咬金外,秦琼和罗士信对瓦岗寨未必有感情,更不要说没什么接触的单雄信了,他们在瓦岗寨时,地位跟单雄信也不对等,他们代表不了瓦岗寨,没资格帮单雄信求情,何况,当时的他们,作为李世民的直属部下,也不方便跟老板唱反调。
《隋唐演义》李勣(徐茂公)
第三:李勣为单雄信求情的真实目的?
瓦岗寨全军投降唐朝了,成为唐军中的一个主要派系,未来不可避免的要面临权力上的争斗,对于李绩来说,如果救下跟自己交情深厚的单雄信,也是救下一个能帮助自己在朝堂上立足,以及反击明枪暗箭的帮手,何乐而不为?
再一个,从阴谋论角度来分析,李勣也有可能以求情为名,实际上是更快地送单雄信去死。瓦岗寨这么一股军队中实力强劲的派系,李渊也好,李世民也好,肯定是要防备的,一个李勣还好,再多一个同样能干的单雄信,难道不怕瓦岗寨一系再次做大?
而对李勣来说,瓦岗寨一系本来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要是单雄信活下来,威望跟自己差不多,甚至略有超过的单雄信,会不会跟自己争夺瓦岗寨余部的掌控权?因此,他干脆表现出跟单雄信的生死之交,让李世民忌惮他跟单雄信的合体,促使李世民下定杀单雄信的决心,当然,此阴谋论纯属小编猜测,仅供参考。
由此,综合以上三点原因分析,在李世民要杀单雄信时,虽然当时在他麾下,打上瓦岗寨烙印的有不少人,或许李世民也会重视他们的意见,但其中方便出面,够资格出面,也有这个义务出面为单雄信求情的,只有李勣一人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literature/24264.html
相关文章
-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
白猿授术讲的是什么故事?周群有何本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他的父亲周舒是东汉文士,益州名儒,年少时学于大儒广汉杨厚,在学识方面的名望仅次于董扶、仁安二人。他的一生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孑然一身的研究学问,可谓时真正的大儒、隐士。周群在小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学习占验天算之术,因为...
-
隋炀帝为何会有如此大的争议?他的生平如何?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隋朝第二位皇帝。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杨广出生的时候,杨家正处于一个很敏感的时期。当时正是北周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就在杨广出生一年之前,他爷爷杨忠刚刚去世。 杨家的基业,基本上都是杨忠奠定的。杨忠早年出身底层,但是在北魏末期的那个乱世当中,杨忠靠着过人的勇武和...
-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传说他口吃是真的吗?
想知道邓艾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传说他口吃是真的吗?这个传说确实是真的,邓艾口吃的问题十分严重,不过这并不能影响邓艾的才能,他自幼就收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 邓艾在做屯田民时,凭借出色的才学而受到推荐,得以担任一些下级官吏。可是因为邓艾口吃的毛病,导致上级不想重用他,所以邓艾只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吏。直到遇见司马懿...
-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什么意思,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解释及出处
近日“勿谓言之不预也”冲上热搜,想必有些网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以及出处介绍。勿谓言之不预也的意思勿谓言之不预也意为: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出处介绍:1、较早应出自康熙年间,徐元文的《含经堂集·申饬盐政札》“倘旧习不除,...
-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算是一个昏君吗
还不知道:唐高祖李渊是什么样的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要是排一个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排行榜,唐高祖李渊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他前面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在他后面的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可都是历史知名人物,夹在他们中间,也难怪唐高祖李渊的存在感不高。 后来唐太宗李...
-
最好看的修真小说有哪些,5本被奉为神作的修真小说推荐
今天给大家推荐5本被奉为神作的修真小说,本本口碑极佳,看几遍都不腻第一本:《最强弃少》 作者:鹅是老五书评:老五封神作,多女主,看叶默从地球到各个仙界经历各种努力走上不朽的神迹,本书包含了退婚,废柴,异魂借体重生等多种流行元素,但作者驾驭的行云流水,丝毫不见生硬。都市篇,仙侠篇都衔接的很好。文中主角和他的师父灵魂穿越地...
-
新中国当年为何不跟美国走?为何要跟苏联走?
有很多历史爱好者问:当年新中国建立,为什么和苏联结盟?为什么不与美国结盟?从事后看来,苏联很混蛋呀,和美国结盟,难道不是更好吗?简体中文网络有很多网友,都有这个疑问,这个有趣的历史疑问,困惑了历史爱好者很多年。今天,老冯简单粗暴,不吹不黑,把这个问题为你解释清楚:事实1:不是新中国不想和美国结盟,而...
-
47岁徐悲鸿出轨19岁学生,妻子蒋碧薇:没有爱,那就要很多很多钱
1942年,47岁的徐悲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19岁的廖静文,蒋碧薇得知后,建议廖家人出面阻止,廖静文迫于家族的压力,写了一份决绝信便消失了。徐悲鸿疯一般地寻找,因为曾几何时,他痛失所爱,这一次他绝不放弃,为了让廖家人放心,他再一次登报申明:自己和蒋碧薇早已解除非法同居关系。为爱私奔,为他生育一对儿女,却变成了非法同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