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妈妈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又要开始跟宝宝们的小脚丫作斗争了,被子刚盖好,可灯还没关,就又不见了。
没办法,那就穿上袜子,可每次醒来,发现娃的小脚丫依旧光着,袜子早就不见了影子。
崩溃的老母亲们忍不住仰天长叹:娃睡觉总是把脚露外边,到底该怎么办啊?
其实,老母亲们不知道的是,娃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脚丫露出来,是有好处的哦。

孩子睡觉把脚丫露出来,是身体在帮助他们平静下来,更快进入睡眠状态。
睡眠准备的关键,是需要身体内部核心体温下降。体温下降可以让人感觉到困意,更容易入睡。
为了让核心温度下降,更方便入睡,身体需要散发热量,而脚部是最易降温的部位之一。
因为脚底比较光滑,没有毛发遮挡,热量更容易散发。而且,脚底血管中动静脉吻合的结构,非常方便散热。这种结构就像阀门,血管扩张,阀门打开,血液流动加快,散热速度也就随之变得更快。
所以当孩子准备入睡时,脚底温度会升高,而脚底温度相对腹部温度升高得越多,入睡所需时间就越短。
再加上孩子新陈代谢比成人更快,产生的热量也更多,所以就更需要把脚露出来,让身体尽快降温。当身体温度变化快、热量散发多的时候,就是进入睡眠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如果家长捂住孩子脚部,给脚部保暖,反而会影响孩子散热,减缓孩子的入睡节奏。

说到这里,有些家长会问,孩子睡着后温度已经下降,就不应该再把被子踢掉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会把被子踢开呢?
排除睡前过于兴奋或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孩子睡着踢被子,很可能是真的觉得热了。
孩子入睡后,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身体产生的热量逐渐降低,核心体温会下降 1~2 ℃,直到睡醒前2小时再重新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可以接收所有与温度有关的信息,包括核心温度和环境温度,然后控制身体做出反应,保证核心体温在36~38 ℃ 区间内波动。
当孩子盖被子或穿睡袋睡觉时,核心温度升高,下丘脑会接收到“热”的信号,便会立刻让身体通过扩张血管或出汗来加快散热。
而散热最方便快速的方式,就是把脚露出来。所以,孩子会踢被子,以便脚能更快散热,让自己睡得更加舒服。
当环境温度降低,孩子觉得冷时,下丘脑也会向身体传递信号,让身体作出本能反应,比如收缩血管,或者寻找温暖的地方,自己主动盖被子等,来减少热量散发。
所以,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睡着后把脚露出来,这是孩子本能的体温调节方式。孩子自己最了解自己,他们知道自己是热还是冷,并且会尽快作出反应,找到最佳解决方式。
从科学上说,不管是睡觉前还是睡觉时,孩子把脚丫露在外面,可能会让他们睡得更好。

两招教你判别孩子冷不冷
可能很多家长还是会担心,天气转凉,如果不及时盖上脚丫,孩子真的不冷吗?
这里教大家2招,让你轻松判别孩子冷不冷,再来决定要不要给孩子穿袜子或者盖上脚丫。
一是根据卧室温度来判断冷暖
通常来说,如果室温保持在16~22 °C 之间,给孩子穿上合适的睡衣或盖上合适的被子,他们会觉得很舒服,既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热。
此时,就不需要担心孩子的脚丫有没有穿袜子或有没有盖住。

二是摸胸口或后背温度来判断冷暖
单凭卧室温度,很多家长可能还会有顾虑,那么也可以通过摸孩子胸口或后背的温度,来判断睡着后孩子冷不冷。
对孩子来说,绝大多数时候,手脚微凉都是正常的。因为孩子手脚末梢循环慢、毛细血管充盈不足。
所以,胸口和后背的温度,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孩子的真实温度。
如果胸口或后背摸上去温温的,而且没有汗,说明孩子不冷,不用担心着凉;
如果胸口或后背已经出汗,说明孩子觉得热,此时不仅不用担心露脚,还要适当减少衣物,避免孩子睡觉不舒服;
如果摸胸口或后背感觉有点凉,说明孩子有点冷,需要把被子盖好,以免孩子真的着凉。

有一种冷,叫大人觉得孩子冷。但到底是不是真的冷,孩子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适合的。
所以,家长们晚上可以安心睡觉,不要再过度纠结孩子睡觉时,脚丫有没有露在外面,那是孩子让自己睡觉更舒服、更安稳的本能选择。
来源:儿科医生鲍秀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88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mombaby/24313.html
相关文章
-
孩子语文能力不好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
“得语文者得天下”!但是孩子语文不好怎么办?如何教会孩子学语文的方法?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语文思维、培养孩子大语文的核心素质?这些问题,都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大语文时代”孩子如何学好语文?“大语文时代”对孩子的 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想考高分真的很难。但对于孩子来说,语文学起来不仅...
-
生产后没有奶水怎么办,4个方法帮你快速排出堵在乳房中的奶水
大部分哺乳妈妈都会有堵奶的经历,堵奶原因很多,妈妈们防不胜防,但是堵奶并不可怕,它比感冒还要常见,但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堵奶难受了怎么办?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四个解决堵奶的小方法。一、决绝堵奶的4个方法:调整吸奶姿势、手动挤奶、敷橄榄油和羊脂膏、吃解热镇痛药第一方法:调整宝宝的吸奶姿势首先,我最推荐的方法是调整宝宝的吸奶...
-
为什么不能多吃山楂片(如何开胃)
最近,有一些宝妈留言咨询:山楂片到底适不适合给孩子经常吃?家里的老人都说山楂能消食,很健康,可以给孩子多吃,很多幼儿园和托管班也都把山楂片当零食给孩子吃。这种现象确实挺常见的,那么,山楂片到底能不能给孩子经常吃呢?能起到消食的作用吗?山楂片是不是健康零食大家一直都以为山楂片是健康食品,吃了对孩子有好处。可事实却不然,山...
-
为什么一出生就要给孩子打乙肝疫苗(给孩子打了乙肝疫苗就不会被传染了吗)
7月,“错换人生28年事件”二审维持原判,为此起“抱错”孩子的事件画上阶段性句号。而主人公姚策的病逝原因也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姚策的生母患有乙肝,分娩时,为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本应给姚策打免疫球蛋白,然而因与另一名男童“抱错”,所以疫苗没能注射给姚策。姚策两岁时被发现携带乙肝病毒,接受治疗后结婚生子,2020年查出肝...
-
宝宝便秘应该怎么做怎么处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小宝宝便秘的问题)
经常有人咨询小果:小果,我家宝宝便秘了怎么办?但实际上,如果细细追问,发现很多妈妈以为的便秘,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秘。便秘难道不就是大便不拉吗?是的,便秘是大便不拉,但也不仅仅是大便不拉,还有其他附加条件的。什么是真正的儿童便秘我们来看看医学是如何定义便秘的,根据最新的儿童便秘罗马IV诊断标准(罗马IV只是一个称...
-
孩子睡前应该吃还是不吃(孩子在睡觉之前可以吃东西吗)
后台有位妈妈留言,说自己家宝宝每天晚上睡前都要喝奶,不让喝就一直哭闹,直到喝了奶才会乖乖睡觉,她很担心孩子这样会不会消化不良。相反,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晚上睡觉饿,会在睡前给孩子喂一些食物,让孩子吃饱了再睡。到底哪种做法比较合理呢?一、睡前可以吃东西吗?一般建议:睡前2~3小时应尽量避免吃东西。睡前进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
-
宝宝几岁可以让他开始吃月饼(多大的小宝宝才能吃月饼)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除了过年,每个家庭最重视的节日莫过于——八月十五中秋节。孩子在节日里提着灯笼穿梭于大街小巷,吃着各种款式和味道的月饼,快乐的儿童时光莫过于此。但每年中秋节过后,都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吃月饼而生病住院。这究竟是什么原?难道小孩子不能吃月饼?目前市面上的月饼一般以豆沙、五仁、椰蓉、蛋黄为主,现在随着制作技术的...
-
孩子频繁接触电子产品需不需要配防蓝光眼镜(防蓝光眼镜真的有用吗)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每天都会用到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等电子产品,家长除了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担心影响到孩子的视力,于是,防蓝光眼镜进入了家长的视线。防蓝光眼镜真的有用吗?看完这篇文章,家长们的心里会有答案。“蓝光”是什么?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nm(纳米)的可见光,是可见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跟其他的光不...
-
小宝宝为什么喜欢咬人(宝宝喜欢咬人是什么原因)
良好友善的行为习惯对宝宝来说很重要,因此当他们咬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紧张,甚至开口就是一顿责怪,更甚者直接上手来教育。说实话,以前的我也是这样的。几年前,3岁多的堂侄子军军和小伙伴乐乐一起玩的时候,乐乐突然哭了。我赶紧跑过去,发现乐乐手上有几个牙齿印。军军惶恐的想往我身后躲,可是,我实在是太气愤了,没有安抚和询问,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