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首次”,都是突破!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至15时33分,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这次任务实现了两个“首次”,涉及舱外救援验证,以及为问天气闸舱安装舱外手柄。每一个首次,都是新的尝试,也是新的突破。这已经是中国航天员本月第二次出舱活动。这也创下了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的纪录。航天员蔡旭哲在出舱时,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空间站是太空中最闪亮的星。正是这每一次的进步和突破,让中国航天更闪亮。




9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结束出舱任务返回问天实验舱的画面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目前,天问一号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超过1480GB,我国科学家团队依托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取得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天问一号给中国科学家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最根本上的原始数据来解析我们的科学故事。数据的自主性,就预示着我们在科学发现的主动性都会高。除了数据本身,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我国通过天问一号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实现了数亿公里的长距离数据传输,同时掌握了如何有效提取科学数据的方法,为后续的行星际探测打下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news/17917.html

显示全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