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亚铅对人体的危害

铅对神经系统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其主要危害是引起神经中毒,特别是对儿童毒害严重,但通常要几年后才表现出来。癫痫、智力发育不良、思维和判断力下降、肌肉麻痹等都与此有关。例如,儿童血液中含铅量每增加0。1毫克/升,智商就降低10%。当然,铅对其他部位也有严重危害。

标准规定血液中的含铅量应小于0。1毫克/升。正常人体内铅总含量为0。1-0。2克,中毒量约0。4克,致死量约20克(铅化物致死量为50克)。如果在一周内每天摄入10毫克铅,或在几个月内每天摄入1毫克铅,都可引起铅中毒。

铅对人体有危害吗

危害。铅的危害性很大,是一种高度有毒物质。同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铅中毒最大的特点是非特异性,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体吸入或食入后,最终会在骨骼、毛发、牙齿等处形成铅积累,当积累到一定量后,

就会引起身体乏力、头疼、睡眠障碍、腹痛,还会导致血和尿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关节和肾脏损害。

同时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铅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及心脏和呼吸系统,使人的注意力下降,并能对人的造血功能、消化功能、生殖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此外铅随血流入脑组织,损害小脑和大脑皮质细胞,干扰代谢活动,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引起脑内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进而发展成为弥漫性的脑损伤。

经常接触低浓度铅的人,当血铅达到每100毫升60~80微克时,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疲乏、记忆力减退和失眠,常伴有食欲不振、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的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铅污染

铅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

铅超标对人体有很多的危害,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小孩影响极大。铅是一种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的重金属,孕妈妈铅超标,可直接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容易引发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等。儿童铅超标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海马回和大脑皮层是铅毒性的主要靶组织。

尤其会影响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对泌尿系统的影响:破坏线粒体。导致肾小管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受损。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血压成一定的正相关。其发展为高血压比对照组高出7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使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能力下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影响活性维生素D3水平,导致骨质脱钙。所以,排铅很重要,铅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血铅最理想的状态就是0,。尤其是孕妇和儿童,一定要将血铅控制在最低水平。

铅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

铅有毒吗?对人身体有什么危害?

铅有毒。

铅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有害元素,若摄入过多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产生毒副作用,带来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等症状。

儿童和孕妇尤其容易受影响,铅中毒导致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感知理解能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语言学习障碍等。

扩展资料

加强对铅中毒的预防

1、食物中的铅,某些饮料、劣质食品、中草药等。某些罐装食品,由于用铅焊接缝而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含铅量高的食品主要有用含铅量高的容器加工成的爆米化,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的松花蛋,大街小巷叫卖的“白馒头”也有一部分是用含铅等杂质的硫磺熏蒸而成。

2、动植物体内的铅。植物性食品的铅含量土壤、化肥、农药及灌溉用水含铅量的影响。动物性食品受铅含量受饲料、牧草、空气和饮用水含铅量的影响。

3、大气污染,如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以及煤制品(如煤球、煤饼)为燃料的家庭,室内空气中铅平均含量比室外空气的铅含量高很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膨化食品容易铅超标

食品中铅对人体的危害

铅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我们虽然知道铅中毒对身体不好,到底是怎么样的危害呢?

铅如果在人体内含量过高,危害极大:比如,降低记忆力、导致贫血、神经麻痹、肾功能衰退及女性月经障碍等病症。尤其是儿童。身材矮小、免疫力低下、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疾病、行为异常。

铅为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Pb(拉丁文Plumbum;英文lead),原子序数为82,是原子量最大的非放射性元素。
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铅原本的颜色为青白色,在空气中表面很快被一层暗灰色的氧化物覆盖。可用于建筑、铅酸蓄电池、弹头、炮弹、焊接物料、钓鱼用具、渔业用具、防辐射物料、奖杯和部份合金,例如电子焊接用的铅锡合金。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电离辐射、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还可做体育运动器材铅球。
中文名

英文名
lead
别称
连,链,离女,河车,黑锡,金公,青金,水中金
化学式
Pb
分子量
207.2
铅与碱反应铅的机加性能Pb 铅铅的化合价含铅材料甲脒氢碘酸盐铅的危害Pb铅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铅山
研究简史
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铅了。它分布广,容易提取,容易加工,既有很高的延展性,又很柔软,而且熔点低。在《圣经·出埃及记》中就已经提到了铅。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会从矿石中熔炼铅。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6%,主要矿石是方铅矿。

在英国博物馆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铅制塑像。在伊拉克乌尔城和其他一些城市发掘古迹所获得的材料中,不仅找到属于公元前4000年间的各种金属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契型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经从矿石中提炼出大量铁、铜、银和铅。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伦皇帝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已经有了大规模铅的生产。在中国殷代墓葬中也发现有铅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

中国在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有增大的趋势。青铜中铅的增加对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铸件纹饰毕露。

不过,古代人对铅和锡的分别并不是十分明确。罗马人称铅为黑铅,称锡为白铅,以致后来它的元素符号定为Pb。

中外古炼金家和炼丹家们对铅和铅的一些化合物进行了实验,例如在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用今天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就是:

Pb3O4 + 2C --→ 3Pb + 2CO2↑

还原法制Pb

反应为:PbO+C == Pb+CO↑

PbO+CO == Pb+CO2

实验现象: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黄色粉末变成银白色液体。

直到16世纪以前,在用石墨制造铅笔以前,在欧洲,从希腊,罗马时代起,人们就是手握夹在木棍里的铅条在纸上写字,这正是今天"铅笔"这一名称的来源。到中世纪,在富产铅的美国,一些房屋,特别是教堂,屋顶是用铅板建造的,因为铅具有化学惰性,耐腐蚀。最初制造硫酸使用的铅室法也是利用铅的这一特性。

古罗马使用铅非常多。有人甚至认为罗马入侵不列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康沃尔地区拥有当时所知的最大的铅矿。甚至在格陵兰岛上钻出来的冰心中可以测量得出从前5世纪到3世纪地球大气层中的铅的含量增高。这个增高今天被认为是罗马人造成的。炼金术士以为铅是最古老的金属并将它与土星联系到一起。在人类历史上铅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金属。

从1980年代中开始,铅的应用开始骤然下降。主要原因是铅的生理作用和它对环境的污染。今天汽油、染料、焊锡和水管一般都不含铅了。

中国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中,即发现有加入铅作为合金元素,并在整个青铜时代与锡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最主要的合金元素。

物质结构
铅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源于拉丁文,化学符号是Pb(拉丁语Plumbum),原子量207.2,原子序数为82。铅是所有稳定的化学元素中原子序数最高的。族序数为IVA ,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FCC。

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它有毒性,是一种有延伸性的主族金属。熔点327.502℃,沸点1740℃,密度11.3437g/cm^3,比热容0.13 kJ/(kg·K),硬度1.5,原子体积18.17立方厘米/摩尔,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

铅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0.01ppm,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太平洋表面 0.00001ppm,氧化态Main Pb+2, Pb+4。

铅是质量最大的稳定元素,在自然界中有4种稳定同位素:铅204、206、207、208,还有2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金属铅在空气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会很快氧化生成保护薄膜;在加热下,铅能很快与氧、硫、卤素化合;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能与热或浓盐酸、硫酸反应;铅与稀硝酸反应,但与浓硝酸不反应;铅能缓慢溶于强碱性溶液。

铅的元素符号Pb是来自拉丁名称plumbum 。

晶胞参数

a = 495.08 pm

b = 495.08 pm

c = 495.08 pm

α = 90°

铅,银白色金属元素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1.5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1190m/S

【电离能(kJ /mol) 】

M - M+ 715.5

M+ - M2+ 1450.4

铅粒
M2+ - M3+ 3081.5

M3+ - M4+ 4083

M4+ - M5+ 6640

M5+ - M6+ 8100

M6+ - M7+ 9100

M7+ - M8+ 11800

M8+ - M9+ 13700

M9+ - M10+ 16700

金属铅是蓝白色重金属,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空气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变暗。

溶于硝酸,热硫酸、有机酸和碱液。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具有两性:既能形成高铅酸的金属盐,又能形成酸的铅盐。元素来源:主要存在于方铅矿(PbS)及白铅矿(PbCO3)中,经煅烧得硫酸铅及氧化铅,再还原即得金属铅。第一电离能7.4167电子伏特。第二电离能15.874电子伏特。熔点327.5℃,沸点1740℃。密度11.3347克/立方厘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wikicleta.com/wiki/26267.html

显示全文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88888@qq.com